政治学本科教学中的话语选择问题
作者简介
刘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话语是教与学的基本媒介,话语选择成为政治学本科教学中教师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国内的政治语境和教学情境下,关于话语选择问题,政治学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处理好如下几对关系: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的关系,时政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关系,理论话语与经验话语的关系,书面话语与口头话语的关系,人文主义话语与社会科学话语的关系。只有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灵活巧妙地选择并搭配不同类型的话语,才能达到吸引学生并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目标。
2003年硕士毕业后,我就开始了在大学讲授政治学相关课程的职业生涯。所授课程中,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有专业课,也有通识课。授课对象中有本科生,也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应该说,对于不同类型和内容的政治学专业课,我大都有过相关的教学经历。总结这十七年来的政治学教学经验和教训,可以谈的方面有很多,但日益让我觉得绕不开的一个紧要问题,便是教学过程中的话语选择问题。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有效的话语方式其实是不一样的。本文将局限于本科阶段政治学的专业课教学,从我个人的经验观察和切身体会出发,谈谈这其中的话语选择问题,以供同样从事政治学教学的同行们批评和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讲的话语选择,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内容表达以及与学生交流时对相关话语的提取和编排路数。
一、话语选择是政治学本科教学中非常紧要的事
显而易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要是通过话语来交流的。虽然老师所谓的穿着、“气场”甚至“眼神交流”会影响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甚至会影响具体课堂的教学效果,虽然信息技术条件下多媒体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使用,授课方式早已不仅仅是老师“满堂灌”,但谁都不能否认,绝大多数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工作都是靠老师说话来完成。学者靠研究和写作确认自己的身份,在某种意义上,教师则靠说话确认自己的身份。“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语),说话是老师的存在方式。教学时,老师是在说话,但老师又不能是在独白或自说自话,陶醉在自己封闭的话语体系中。既然是教学,老师应该是在向学生说话,所有说出去的话都应该是一种交流。这里就涉及说什么话,不说什么话,怎么说话,话说得是否合适,话说的效果如何,等等。
一般来说,国内现在的大学老师,基本上都已经博士化了,至少也是研究生毕业。因此,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训练应该是有基本保证的。但在课堂教学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别,有的教师授课非常受学生欢迎,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收到教学效果,而有的教师则连学生基本的“抬头率”都实现不了。政治学本科专业课程的讲授也是如此。对本科生来说,他们人生阅历有限,对政治的接触和了解也有限,实际的政治生活离他们往往有一定距离,而政治学的专业课大都比较抽象和思辨,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同样的课程,有的老师讲得妙趣横生,有的老师则讲得平淡乏味。排除授课状态和教学技巧的因素,单从话语的角度去反思,则可以看出,有的老师话语干瘪,有的老师话语饱满;有的老师话语动人,有的老师话语枯燥;有的老师话语理性,有的老师话语感性。不同质量和风格的话语自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内容,既可以用同样的话语表达方式,也可以用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话语表达的不同选择,决定了学生会听到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触及到相应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话语选择成为政治学本科教学中非常紧要的事。
二、影响政治学本科教学中话语选择的主要因素
前文已经简单证明了话语选择对政治学本科教学的重要性。但话语选择本身不是任意的,它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方面,话语选择是教师能动性的范畴,另一方面,话语选择受教学情境的直接制约,也受到教学所处的政治社会语境的深层制约。从主要的方面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政治学本科教学中的话语选择呢?笔者认为,课程的内在属性,教师的阅读积累和学术偏好,政治学本科生的阶段性特质,国内外学术潮流和政治动向,是最为主要的四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的内在属性,也就是课程应该涵盖的教学内容的性质。一门课程有一门课程主要指涉的内容,也就决定了呈现这些内容的主要话语方式。比如,政治学原理、政治哲学或政治思想之类的课程,主要就是逻辑思辨的抽象话语;公共政策分析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类的课程,肯定会涉及相关的案例运用和数据分析;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方面的课程,主要需运用繁多而准确的制度话语;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或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方面的课程,难免会涉及大量的时政话语;政治史或发展政治学方面的课程,则会涉及大量的历史叙事甚至是“故事”话语;政治心理学、政治人类学之类的前沿交叉课程,则会涉及大量的推己及人的内隐性感受话语。
其次是教师的阅读积累和学术偏好。教师毕竟是课堂上主要说话的人,他能说出什么样的话,以及怎样说出这些话,主要还是受制于他自身的储备和表达训练。这其中,教师的学术训练是否扎实,影响的是其使用话语的准确性和解读的深度。教师的阅读积累会决定教师可以选择的事实、理论和语词的范围,很难想象一个阅读量有限的老师能使用丰富生动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专业思考,也很难想象一个只看政治学专业著作而不看非政治学著作的教师可以一直将政治学类的课程讲得精彩纷呈;教师的学术偏好,影响的是教师会主要选择何种类型的话语,一个偏好社会科学研究路径的政治学教师,他会追求理性而准确的学术话语,一个偏好人文主义研究路径的政治学教师,则可能会更多地使用更为打动人心的人文话语来讲解政治学问题。
再次是政治学本科生的阶段性特质。教学毕竟是面对学生而展开的,学生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什么样的话语对他们是合适的,因此会影响追求教学效果的教师的话语选择。政治学本科生首先是大学生,因此具有大学生的普遍性特征;其次,政治学的专业偏好和相关课程学习,也会塑造政治学本科生的专业特质。就前一方面而言,本科阶段的学生,毕竟是从高中走过来不久,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既具有一定的理性,也依然相当感性;他们既热情洋溢,也容易灰心失望;他们既对社会充满期望,也容易叛逆权威而批判现实;他们既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心,也因人生阅历的有限而有无力之感;等等。这种种矛盾性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大学本科阶段学生的普遍特征。而选择政治学专业或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课程学习,政治学本科生一般会形成如下几个特征:比较关注国内外的政治大事,关心校内外的公共问题,具有较强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追求对政治现象比较宏阔或深刻的解释。显然,这也会对教师教学中的话语选择提出需求。
最后是国内外的学术潮流和政治动向。虽然身居大学校园这样的“象牙塔”,但因为信息社会和开放市场早已打破了校园内外的有形边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受到校园内外环境的深刻影响。教师的另一个身份是学者,他一般都会密切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整个学科甚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学术脉动,因此,国内外的学术前沿或学术热点,会影响他的阅读和思考,也会影响他授课时的内容选择和话语选择。比如,当国内外学术界普遍流行行为主义或科学化研究取向时,作为学者的大学教师一般也会更多地选择科学话语;而当学术界弥漫着人文主义的批判话语时,大学教师也容易变得热衷于使用思想性或人文性的话语。学界潮流对教师的影响是学术共同体对学者的塑造,教师的另一个身份是公民或普通人,他还会受到国内外政治动向的深刻影响。对政治学教师来说,要使讲授的内容具有现实针对性和解释力,就需要关注国内外的政治动向,这不仅影响教学素材,也影响教师的政治判断。政治动向影响教师的话语选择,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内的政治导向和教育政策对政治学教学所提的诸多要求。对国内的政治学教师而言,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不管是执政党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三令五申地要求政治学课程要统一使用“马工程”教材并注意授课内容的意识形态属性,这要么使政治学教师保持政治正确的底线并适当地结合主流政治话语,要么使他们倾向于在严格的专业范围内纯学术地讨论相关政治问题。
三、政治学本科教学中的话语选择问题
前面大致分析了影响政治学本科教学中话语选择的主要因素。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会对政治学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选择何种话语和如何使用话语造成深刻影响。进而言之,政治学教师一方面要达到授课内容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还会追求有效的高质量课堂,同时还要确保课堂不会逾越相应的政治边界和学术边界。这就使政治学本科教学中的话语选择问题变得比较复杂。但如果从大的方面来看,政治学本科教学中的话语选择主要涉及如下几对关系,如果能处理好这几对关系,则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其一是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对于政治现象和政治事实,只有适切的话语才能给予有效的呈现,并给予地道的分析。不可否认,不管是在政治学的研究中还是在政治学的教学中,长期以来都存在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区分、沟通和互构。基于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话语遗产,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政治学界全面译介国外政治学的经典研究和新近著作,国内政治学教师对翻译而来的西方政治学话语是比较熟悉的。甚至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校的政治学话语中,西方政治学的概念、理论、范式和方法,因其规范性和学术性而形成了某种霸权地位,由此导致国内高校的学者和教师,即使在讲授中国政治问题时也往往采用了西方话语而不是中国自身的话语。这种话语选择容易造成一个想象的“他者”并用“他者”的眼光解读并苛责中国,甚至导致对中国政治的误读和歪曲。另一方面,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和教学毕竟有自身的话语资源,这不仅包括中国近代以前的传统政治话语,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官方政治话语,还有基于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而形成的普通人的政治话语,这些话语都产生于中国的政治社会实践,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政治社会经验的不同话语反映。因此,在政治学的教学中,如果要地道地讲授中国政治历史或现实,充分运用中国自身的话语传统和资源是必要的;同时,如果要基于中国主位的立场来讲授西方政治的历史和现实,就不能只是使用西方话语,而是要适当使用中国自身的话语传统和资源。当然,政治学中的不少概念、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界的惯例和共识,对于这些话语没有必要刻意拒绝。在教学中,中国的政治学者和教师可以在这些习以为常的话语中加入中国的经验和理解维度,但需要改进的是,同时也应该基于中国的政治事实更为独立地生产并运用的相关的学术话语。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不与国际主流政治学界脱轨,另一方面讲好中国故事并保持中国政治学教学的自主性。
其二是时政话语与学术话语。不管是政治学的学生还是教师,时政就是正在发生的政治,对时政予以关注既自然也必要。因此,时政相关话题和话语进入课堂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问题是,与时政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传媒话语和政策话语,这与政治学课程所使用的学术话语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传媒话语是有待进一步确证并解读的话语,政策话语是短期内有效的官方主流话语,这两种话语都没有经过学术的转化、提炼和沉淀,过渡使用容易给学生造成说教或宣传的印象,进而引致他们的抵触甚至反感。学术话语则是由学术共同体经由长期的学术规训而形成的话语惯例,具有稳定性和专业性。对政治学教师而言,使用最为频繁也最为熟练的往往是专业学术话语,并不是所有的政治学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国内外的时政话语。一个政治学本科课堂,如果以时政话题为主,教师授课也主要使用时政话语,就会变成时政课,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即使是公共政策分析或案例分析,也不能只剩下时政内容并主要使用时政话语。毕竟政治学课程需要运用专业的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时政问题。就此而言,对大部分政治学专业课来说,教师只应辅助性或穿插性地使用一些时政话语,而坚持学者的本职取向即运用学术话语。即使是那些时政性很强的课程如国际政治或当代中国政治,对时政问题也应尽量采用学术话语去处理,否则就会失去政治学的专业品格和学术魅力,也可能因为过强的现实倾向而在讲授过程中逾越相关的言论边界。
其三是理论话语与经验话语。理论与经验的关系,在学术上会转化为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区分。按理说,理论从根本上不能脱离经验而自说自话,经验也不能脱离理论的关照而自我呈现。但在政治学教学中,因为不同性质的课程,其主体内容的属性是有差异的,这就决定了有些课程主要就是讲理论,如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原著选读或方法论之类的课程。在这些课程的讲授中,充分使用理论话语是必要的。但是,为了使理论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讲授过程中如果能有效运用具象的经验话语去穿插或支撑论证,效果可能会更好。这一方面是因为本科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依然有一定局限,他们更容易对经验性的事实或“故事”发生兴趣。更何况,如果一门课,从头到尾都是理论的堆积,也会影响学生的接受度。因此,即使是纯理论性的课程,也需要巧妙地运用经验话语,包括用经验话语生动地呈现理论逻辑或许更值得推崇。反之,那些经验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人类学等等,经验话语则会得到频繁的使用,但也不能只有经验话语,否则就会使课程内容陷入碎片化,而无法形成有深度的完整的学术系统。就此而言,经验话语也需要理论话语来统摄。
其四是书面话语与口头话语。当一个人开口说话,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说话很正式,有的人说话则很随便;有的人说话给人“端着”的感觉,有的人则嬉笑怒骂、谈笑风生;有的人说话给人超然的“仙气”,有的人说话则给人地道的人间“烟火气”。大学老师都是学者,学者都习惯使用比较书面的语言,即使讲课,也会习惯性地将研究和写作中的话语方式带过来。这种话语具有专业性和规范性的优点。学生到大学课堂是来感受学者风范并接受学术训练的,因此,教师主要使用具有书面特征的话语来授课,既是职业的要求,也会对专业偏好强的“学霸”构成吸引力。但问题也有另外一面,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只使用严谨规范的书面话语来授课,则较难长期吸引那些对专业课程学习热情不高的同学,因此,将书面话语作一些口头话语的转化,不仅可以使授课更为轻松活泼,吸引最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要知道,即使是最深刻的真理,也可以采用口头话语来表达。当然,这里最难拿捏的是分寸问题。必要的口头话语转化,包括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一些口语方式,对政治学教学都有帮助;但如果一门课程的讲授过于口语化,甚至使用过多的流行语和日常生活语言,可能也会有问题,因为学生会怀疑教师的学术训练和专业深度。因此,怎样平衡书面话语和口头话语的选择和搭配,也是一门艺术。
其五是人文主义话语与社会科学话语。虽然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政治学大体可以划分为政治哲学、政治理论和政治科学几大板块和研究取向,但是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主流学科,还是受到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和取向的影响。特别是行为主义革命以来,政治学中政治科学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随着信息技术和分析技术的进步,政治学的科学化趋向越发明显,政治哲学和政治理论受到一定的挤压。在此背景下,受过现代社会科学训练的不少中青年教师在讲授政治学课程时,会更多地选择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强调价值中立地作因果分析或相关性分析。这种取向对政治学的大部分课程是必要的。因为这将可以使学生接受社会科学的规范训练。但是即使这类课程,也不能丢掉人文主义的关怀,更不能只使用社会科学话语来授课。授课毕竟不同于写作社会科学论文,本科生毕竟不同于硕士生和博士生。论文是与同行对话,要求专业、准确和严谨;但授课是与尚未完成专业训练的学生沟通,只有社会科学式的话语传播,可能难以打动人心。相反,人文主义的话语,包括哲学的、思想的、历史的或文学艺术的话语,往往要么更能征服学生,要么更能打动学生。毕竟人文主义话语更多地围绕人本身的使命、意义和处境来讨论问题,而不只是置身事外地解剖作为研究对象的政治问题。就此而言,政治学本科课程的讲授,需要结合人文主义话语和社会科学话语。政治史或政治哲学之类的课程,本身就会使用大量的人文主义话语,可以适当加入一定的社会科学话语以提升其解释力;而其他的政治学课程,大部分都是社会科学话语为主导,需要以人文主义关怀为统领并适当加入人文主义的话语和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讲到大学生心里去,而不只是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格式化的“科学规训”。以我多年讲授《政治心理学》的经验来说,鲜活、生动的故事和政治人的生命历程更能吸引他们的阅读和思考兴趣,而纯科学化的心理学模型往往只是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
四、结语: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有效选择并搭配话语
对教师来说,没有完美的教学,只有对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政治学本科教学中的话语选择也是如此。没有最完美或最理想的话语选择和话语搭配,只有适合每一位教师的不断优化的话语选择和话语搭配,这需要政治学教师在既有的情境约束下,根据课程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能动性而不断探索。如前所述,政治学本科教学中的话语选择,受到课程的内在属性、教师的阅读积累与学术偏好、政治学本科生的阶段性特质以及国内外学术潮流与政治动向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也正如前文所分析的,政治学教师在本科教学时,需要处理好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时政话语与学术话语、理论话语与经验话语、书面话语与口头话语、人文主义话语与社会科学话语之间的关系,只有合理选择并搭配运用不同类型的话语,才能使政治学教学既保持其学术性和严谨性,又保持其生动性和吸引力。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接近政治学教学的理想教学效果。
推荐语
话语是课堂交流的基本媒介,选择何种话语进行教与授是政治学教学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现存的多种话语体系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话语能够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话语的选择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作者在结合本科教学经历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探讨并解答了上述问题。(政治学人编辑部)
责任编辑:杨明
一审:班允博 二审:王智睿 终审:吉先生
文章来源:选自田小惠、冯存万主编:《笃行拓新:北外-武大政治学类本科教学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20版。
相关阅读:
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学术与话语 ——以政治学恢复重建历程为例